教育储蓄家教教案
知识与能力
通过分析教育储蓄中的数量关系,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。能运用计算器处理实际问题中的复杂数据。
家教过程与方法
一、提出问题,引入有关概念
1、你们了解教育储蓄吗?了解储蓄存款征收利息税的情况吗? |
2、提问了解与银行存款有关的用语:
什么是本金 本金:顾客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
什么是利息 利息:银行付给顾客的酬金叫利息
什么是本息和 本息和=本金+利息
什么叫期数 存入的时间叫期数。如一年期、三年期等
什么叫利率 利率:每个期数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叫利率
什么叫利息率 利息税:国家对储蓄存款利息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叫利息税
什么叫税后利息 税后利息:银行付给顾客的酬金去掉国家征收的利息税,余下的部分叫税后利息。 |
3、利息的计算方法
利息=本金×利率×期数
本息和=本金+利息
=本金+本金×利率×期数
=本金×(1+利率×期数)
利息税=利息×税率
税后利息=利息-利息税=利息-利息×税率=利息×(1-税率)
=本金×利率×期数×(1-税率)
二、巩固公式,加深认识
1、某人将1000元按“教育储蓄”存入银行,年利率为2.25%,一年到期的利息 元,到期可得本息和 元
2、某人将1000元按一年定期存入银行,年利率为2.25%,到期交利息税(扣存款所产生利息的5%税) 元,可得利息 元,可得本息和 元。
3、王老师买了5000元年利率为2.5%的3年期国库券,3年后他可得利息 元,本息和 元。
提问:已知本金和利率,求利息以及本息和好求,那么已知本息和和利率,求本金又应该怎么求呢?
三、解释疑问
例1、爸爸为小明存了一个3年期的教育储蓄(3年期的年利率为2.7%).3年后能取5405元,他开始存入了多少元?
分析:5405元是什么量?要求的是什么量?相等的关系是什么?
等量关系:本息和=本金+利息=本金+本金 × 年利率 × 期数
解:设他开始存入x元,根据题意,可列方程
x(1+2.7%×3)=5405
解得 x=5000
所以他开始存入5000元。
四、做一做
为了准备小敏6年后上大学的学费5000元,她的父母现在就参加了教育储蓄.
下面有两种储蓄方式:
(1)直接存一个6年期;
(2)先存一个3年期的,3年后将本息和自动转存一个3年期.
你认为哪种储蓄方式开始存入的本金比较少?
分析:5000 =本金+本金 × 年利率 × 期数
= 本金 ×(1 + 年利率 × 期数)
解:(1)设开始存入y元。
那么列出方程:y(1+2.88%×6)=5000
解得 y ≈ 4263
所以开始存入大约4270元,六年后本息和为5000元。
(2)
|
本金 |
利息 |
本息和 |
第一个3年期 |
y |
y×2.7%×3 |
y(1+2.7%×3)=1.081y |
第二个3年期 |
1.081y |
1.081y×2.7%×3 |
1.081y×(1+2.7%×3) |
1.081y×(1+2.7%×3)=5000
1.168561y=5000
y≈4279
开始存入大约4280元,6年后本息和就能达到5000元。
因此,按第 1 种储蓄方式开始存入的本金少。
五、拓展与延伸
某时间段,银行一年定期存款的年利率为2.25﹪,向国家交纳20﹪的利息税,一储户取一年到期的本金及利息时,交纳了利息税4.5元,问此储户一年前存入的多少钱?
五、课堂小结
提问: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?
不纳利息税的储蓄利息怎么算?
纳利息税的储蓄利息怎么算?
六、家教作业布置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