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
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.doc
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
一、 积累与运用(25分)
1.出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(3分)
A.酝酿(yùn) 静默(mò) 澄清 (chéng) B. 黄晕(yùn) 榛树 (qín) 山岚(fēng)
C. 贮蓄(zhù) 沏茶(qī) 应和(hè) D. 竹坞(wù) 穹窿(qióng) 铿锵(qiāng)
2.选出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( )(3分 )
A.烘托 陶冶 束手无策 呼朋引伴 B. 燎亮 风彩 花枝招展 抖擞精神
C.和谐 荟萃 名副其实 海底隧道 D. 水藻 朦胧 繁花嫩叶 头晕目眩
3.改正下面两个病句。(2分)
(1) 十月的绥中是一个美丽的季节。
(2) 通过老师的耐心教导,使我改正了错误。
4.选出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(3分)
A.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,好像日本看护妇 ( )
B.那又浓又翠的景色,简直就是一幅青绿山水画。( )
C.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( )
D.乌云的前沿像衣袖似的伸展开来,像穹窿似的压过来。( )
5、语文趣味题。你能在下面句后括号内用某种动物来比喻此种类型的人吗?选择四个作答。(4分)
例如: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(变色龙)
⑴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( ) ⑵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( )
⑶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( ) ⑷没有依靠无处投奔的人( )
⑸强横无赖独霸一方的人( ) ⑹代人受过替人受罪的人( )
⑺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人( ) ⑻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( )
6、选出填入括号处排列最恰当的一组句子( )(3分)
落霞孤鹜,秋水长天,是自然之美;忧国忧民,兴利除弊,是社会之美;诗词歌赋,琴棋书画,是艺术之美。但是如果你缺少发现美这种特殊能力,没有审美的眼睛,没有审美的耳朵,没有审美的感受,那么 , , 。
①你谛听“春江花月夜”只会莫知其然 ②你置身苏州园林也难以领略其中的佳妙
③你面对“断臂维纳斯”只能瞠目而视
A、①②③ B、②③① C、①③② D、③①②
7、学完了《竹林深处人家 》,同学们意犹未尽。瞧,他们还在热烈谈论着“竹”的有关知识呢!请你根据语境,将空白处补充完整。(3分)
(1) 甲同学说:我先介绍一个有关“竹”的成语:
意思是
(2) 乙同学听了,不甘示弱,说:我讲一个有关“竹”的歇后语:
意思是
(3) 丙同学不慌不忙地说,我来两句关于“竹”的诗句吧:
, 。
8、自然界的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各有各的妙处,各有各的特色,从而赢得了人们的喜爱,请用概括性的语言写出你爱四季的原因。(4分)
我爱春天的 , 爱夏天的 ,
爱秋天的 ,爱冬天的 。
二、阅读(45分)
(一)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回答问题(16分)
①桃树、杏树、梨树,你不让我,我不让你,都开满了花赶趟儿。 , ,
。花里带着些甜味儿;闭了眼,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、杏儿、梨儿。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,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。野花遍地是:杂样儿,有名字的,没名字的,散在草丛里像眼睛,像星星,还眨呀眨的。
②“吹面不寒杨柳风”,不错的,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。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,混着青草味,还有各种花的香,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。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,高兴起来了,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,唱出宛转的曲子,与轻风流水应和着。牛背上牧童的短笛,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。
9.用简洁的文字概括①②段文字的内容:(3个字)①段 ②段 (4分)
10.下面三句话依次填入第①段的横线上,正确的一项是( )(2分
A.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红的像火 B. 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
C. 粉的像霞 红的像火 白的像雪 D. 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
11.如何理解“闭了眼,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、杏儿、梨儿”?这句话有什么作用?(4分)
12.文章写蜜蜂、蝴蝶的作用是什么?一个“闹”字写出了怎样的情景?(3分)
13.第②段中“卖弄”一词运用得是否恰当?为什么?(3分)
(二)阅读下面两段选文,回答问题(15分)
梨花开了,又勾起了我对童年的思念。
梨园是我童年的摇篮,我在故乡滹沱河边的梨园里度过了纯真的童年。
记得,故乡的滹沱河在春天里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,它似一条绿色的飘带束在梨园的腰际。水是透明的,映着蓝天;花是洁白的,散发着清香。春到梨园,花绽枝头,是故乡最美丽最动人的季节,也是我童年的小伙伴们最快乐的日子。
一夜春风花千树。梨花繁花似雪,滹沱河的清流中也浮动着白色的花瓣,碧水香溪载着梨园的天使向远方流去,也流在我和小伙伴们的心里!
梨花最洁白,最纯真,她从不用娇艳的色彩修饰自己。她蔑视一切虚伪和矫揉造作的货色。
也许正因为梨花洁白无暇,才孕育了一颗芳心,才能结出最甜最美的果子吧!
14.这篇文章统领全文的一句话是: (2分)
15.文中划线的一句话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?有什么表达效果?(4分)
修辞手法:
表达效果:
16.作者在描绘梨花时,抓住了梨花的什么特征?(3分)
17.作者在文中不仅赞美了梨花,还赋予了梨花一定的象征意义。在文中,你觉得梨花象征什么?(2分)
18.中国古诗文中,含有“梨花”的名句不少。请将你所知道的写几句在下面。(4分)
|